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18年2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又一个孩子被“逗”死了,中国家长这个习惯能致命

2018-02-05 谈心社 谈心社


年关将至,亲戚朋友间的走动也频繁起来,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,更是会带上孩子一起串个门吃个饭。


兴头上来,还逗孩子喝酒。


前两年,攀枝花的王爸爸带着2岁的儿子去朋友家玩,朋友相聚,推杯换盏不亦乐乎,没多久,王爸爸就喝醉睡觉去了。


剩下的几个朋友逗着孩子喝酒,喝了2两酒的孩子结果昏睡不醒,两天后因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。



中国式逗孩子,仿佛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中自成道理的一种现象。


随着这种现象渗透到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时,它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正常化,娱乐大人,却伤害了孩子。


“逗孩子”就是害孩子


“逗孩子”的现象越来越普遍,以至于当我们说出“谁家还没个爱逗孩子的亲戚”时,或当大人把孩子弄急弄哭还笑得出来时,已完全看不到隐患。


正是如此,我们才很难去质疑这样的现象是否会伤害孩子。


因“逗”而引发的悲剧,其实一直在上演。


1、我是你爸爸


先前在某视频网站的颁奖典礼上,郭德纲给安吉颁奖。


当着安吉的面,郭德纲调侃沙溢和胡可说:“这怎么看安吉都像是我和胡可的孩子”。


沙溢打圆场道:“太不像话了,郭老师,我老二都说像岳云鹏的,你再说这老大像你的,我这没法活了”。


本以为这样就算结束了这个玩笑,结果郭德纲说:“没事,说明你们家人好客。”


后来郭德纲要把奖杯给安吉时,何炅提醒到这应该让爸爸沙溢来颁发,郭德纲一边把奖杯给沙溢一边说:“我以为是亲爸爸给发的,”紧接着又对安吉说:“这个也叫爸爸啊!”


典礼播出后引起很多网友的不满。大家一致指责郭德纲不应该这样逗安吉,更不应该当着安吉的面开这样的玩笑。


事后郭德纲发微博解释他和沙溢夫妇俩认识十几年了,称开这种玩笑没事,如果人家不开心早就道歉了。



谁又问过安吉有没有事?


一上台就配合阿拉蕾走秀,翻了几个跟头活泼积极的安吉,在郭德纲一次连着一次逗弄下,整个人情绪都低了下来,后来一直低着头不说话。



2、你爸/妈不要你了


据《生命时报》发布的一则名为“你最讨厌的逗小孩方式”统计,“你妈不要你了”以19.3%位列第二。


2016年,武汉市一个七岁大的女孩 ,趁母亲不注意,把只有两个月大的弟弟从八楼扔了下去,弟弟当场死亡。


起因就是邻居用“你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”这样的话来“逗”她。


孩子年龄小,缺乏判断能力,不能分辨大人所说的“不要你了”是真是假。


父母就是孩子生存下去本能会选择的依靠,当听到“我们不喜欢你了”“我们再生个弟弟妹妹”“你是我们捡来的”这样的话,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恐惧,而缺乏安全感。


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影响,让他产生生存危机,自我质疑感,更可能促使他做出伤害自己、伤害弟弟妹妹等极端行为。


3、逗孩子喝酒


2015年广西一男子逗侄子喝酒,灌下一两米酒后,孩子开始呕吐、抽搐、脸色发黑。


醒来后变得痴傻,智力退化为1岁幼儿的水平,连母亲也不认得了。


医生称这是因为酒精中毒引发继发性脑损伤,孩子各方面的发育都将延缓。孩子母亲只能看着孩子默默流泪。



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,或者至少见过长辈用筷子蘸酒让孩子尝,看似那么一滴酒不会怎么样,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

《生命时报》的统计,让孩子尝试喝酒或吸烟以21.1%名列榜首。


儿童生长发育未完全的状态下,身体各部分及内脏,尤其消化系统,都非常脆弱,喝酒对身体伤害很大。


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《酒精与年轻人》报告中,指出了过早饮酒对儿童大脑发育、骨骼及内分泌都有影响,酒精中毒更是导致痴呆的原因之一。


有朋友说,每当过年聚会的时候,看见一群大人围着孩子因他尝了一口酒而皱起的小脸哄笑不止时,就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无药可救。


其实不是世界的问题,而是中国。


禁止未成年人喝酒几乎是国际惯例,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在内,法定饮酒年龄都不低于18周岁。其中,日本针对逼迫未成年人喝酒的行为会处以罚款,美国更是将饮酒年龄设定在21周岁后。可为什么偏偏如此多的中国人都还在教唆孩子喝酒?



4、逗孩子吸烟


更可怕的是,很多家长自己竟然也参与到“逗”孩子喝酒吸烟的行列中。


前不久,在一列由成都开往温州的火车上,列车员发现一个4岁的男孩一个人站在车厢连接处,手夹着香烟吞云吐雾。


找来孩子父母后了解得知,这根烟竟然是孩子父亲给的。


父亲称烟瘾犯了去抽烟,儿子吵着要吃的,他就顺手把烟塞给了孩子,没想到他竟然学起来。



5、把孩子抛向空中


因父母没有接住,导致孩子摔落而致伤亡的事例不在少数,这样缺乏安全意识的逗弄方式竟还没有停止。


很多父母发现将孩子高高向上抛起,会逗得他们咯咯笑,但他们忽略的是:这样的危险游戏一旦发生意外,对孩子来说都是致命的。


苏州的刘先生发现自己的孩子,眼睛和头部都受伤了。调取了监控才发现,孩子就是在幼儿园里被人抛起来没接住,摔在地上。


经诊断,孩子的左侧眼眶上壁骨折,需要住院治疗。



6、随意亲吻


不仅抛高高需要禁止,亲吻也需警惕。


武汉一个2岁的女孩因被姨妈亲吻竟开始高烧不退、口眼斜、面瘫。


医生诊断后发现,女孩被传染EB病毒,俗称亲吻病。


这种病毒在成人身上有时并不会出现特别的症状,但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,被传染后更容易发病,对肝脏的损害尤其大。


除以上这些方式外,玩弄男孩生殖器、逗笑、捏脸等行为都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。


恶性循环与欺压弱者的优越感


孩子小=可以不尊重?


尽管很多事例已经证明“逗孩子”弊大于利,仍有人并没发现不妥,一口咬定在这个过程中大人开心,孩子也会高兴。


做出这种伤害行为的大人,可能有个原因,是他的童年也缺少被人尊重的经历。


换句话说,他的长辈在他幼小时也这样对待他


这样的记忆或深或浅扎根在他们脑海中,把孩子当成思想感情独立的个体去对待、去尊重的意识却没有。


“逗孩子”的人更多以为孩子人格不健全,认为年龄小,所以不懂好坏,更不会受伤。


然而普遍研究表明,孩子在3岁左右就已经可以形成独立的人格,且对自我有了感知。


这时候的孩子懂的确实少,但不代表没感觉。


他所接收到的不尊重都将实实在在伤害他,并导致他同样不尊重他人,如此恶性循环,后一辈人将同样得不到尊重。



我们大多数时候开孩子的玩笑,都抱着一种希望孩子的反应与自身期望相符合的心态,而期望又是什么呢?


不过是逗来逗去,孩子最后“哇”的那一下哭声最能让一桌子大人笑出声来,不过是看到孩子生气、着急、摔倒、不知所措等表现而感到好笑不已,美曰其名“没有恶意,只是觉得可爱”。


快乐可能来自于人内心因欺压弱者、凌驾于他人之上,掌控他人所产生的优越感。


设想一下成人间的玩笑。


如果一个成年人递给另一位成年人一个冰淇淋,在对方没来得及接过时又嬉皮笑脸地反悔,等着看对方着急。


或是对正在热恋的情侣其中一人说,他/她不要你了,他们必定不会像孩子一样相信,得不到反馈的逗弄就变得“无趣”。


由此看来,助长“逗孩子”现象的原因之一,便是孩子的无知无助满足了一部分人病态的快感。


父母要果断拒绝


作为父母,严词拒绝他人逗弄,是杜绝这些事最有效的一层滤网。


最好的方式是当孩子被逗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,宁可翻脸也要阻止。



当有人非要抱孩子、亲孩子、给孩子喂食,父母可以先感谢别人的热情,再委婉地以“现在吃不下”或“孩子有点不习惯被别人抱”等理由拒绝。


当孩子被“你妈妈不要你了”等类似的话愚弄时,父母要在第一时间向孩子澄清,也要告诉他父母对他的爱,和他存在的重要性。


这有助于消除他的顾虑,弥补缺失的安全感,实在不方便当面讲,事后也不要将解释扔到脑后,一定要记得向孩子传达实情。


当孩子被大人用“他又生气了”“你是女孩还是男孩呀”“你怎么不说话,胆子这么小”等问题调侃时,不要让孩子自己面对,站出来替孩子解围,把他当成“大人”一样尊重、对待。


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为了不被说扫兴、没意思,而麻木不仁的眼看着孩子被大人围攻。


这样的父母或许本身就对“逗”的害处了解得不够多,甚至自身也参与其中。


清醒认识到这一现象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摧残,并果断表态拒绝,不仅可以保护孩子免受伤害,更能培养孩子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和自我保护的意识。


父母与孩子的相遇,是缘分,一生也就这么一次。自己的孩子,当然要自己爱。


推 荐 阅 读
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)



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《谈心社》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,单篇稿费300元-1500元。在公众号后台回复“招聘”即可查看。点击阅读原文,下载网易新闻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